close
多點思考更能放鬆 | |
解壓方程式一 下定決心,過更自在的生活 我堅信人的生活受到意識力量的左右,如果一個人自信地朝夢想邁進,調整生活,終將達到夢想中的成功。 梭羅(Henry David Thoreau) |
就在最近,一位朋友跟我了分享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事。
這位朋友在廣告公司擔任中級主管,待遇不錯,婚姻平順,在外人看來,她一直是個幸運兒,就連她也承認自己境遇不差。
那天,她剛向一位客戶做完簡報,匆匆開車上高速公路,腦袋裡走馬燈似的想著,明天會議有幾個重點、下週該交的企劃書還差個有力的結尾……對了,待會兒可以順道經過銀行辦事,再彎到九如買些粽子;還有,進公司前要先將放在後車廂的被單送洗;兒子最近成績退步不少,或許該換個補習班了……她盤算著一件又一件公事、私事,還用耳機接了幾通電話。沒想到,就在下交流道前,她內心突然一陣激動,莫名其妙地流淚不止,真想將車子直直撞向山壁───
就在千鈞一髮之際,她猛然清醒,急轉開方向盤,踩緊煞車,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打了幾轉──很幸運地,當時是交通離峰時段,前後都沒有車,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。
這件事讓我有很大的震撼和感觸。這位朋友在日復一日,家庭工作兩頭燒的壓力之下,總是不由自主的煩惱著這件事,憂慮著那件事。平靜的外表下,身心其實早已被悄悄侵蝕,她卻毫未察覺,直到那天爆發了瞬間失控,危機才顯現出來。
我知道,我朋友的經驗絕對不是特例。類似的情況,一定在許多人週遭發生過,甚至就曾經降臨在你的身上。
坦白說,我寫作這本書的心情,和其他書比起來,可以說是嚴肅而沉重的。
憂慮,是大部分人的困擾
早在二十世紀初期,卡內基就從他的學員身上深切體認到,除了溝通與人際關係外,「憂慮」也是困擾人們的一項重大課題。
他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,包括大老闆、企業主管、工程師、推銷員、會計、家庭主婦……這些人無分性別、職位、年齡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問題。他發現,在上課中如果不給特定題目,學員們所談的幾乎都是心中的憂慮。顯然,憂慮普遍存在著,而且不同程度地威脅、影響著大部分的人。
將近一百年後的現在,情況如何呢?
我們實在無法不承認,現代人雖然擁有空前富裕的物質享受,但並未更快樂。我們肩上揹負的重擔、無法逃避的壓力、所忍受的痛苦指數,反而和財富與物質文明的進步,同步擴增。
偏偏現代人總是為了工作、婚姻、子女、生活中的柴米油塩醬醋茶、車貸房貸……忙得團團轉,不知道「如何有效克服憂慮、排除壓力、緊張」,只能任由自己被憂慮、緊張、壓力摧殘,直到可以忍受的痛苦指數衝破安全閥,整個人突然崩潰,問題一發不可收拾,就像我的朋友一樣。
這真是很令人惋惜的,其實,「如何克服憂慮、排除壓力、緊張」是有方法的,只要用對方法,任何人都能活得比前更輕鬆、更快樂,打造更自在、更富創意的優質人生。
親愛的朋友,這是迫切而重要的事,我真心希望你也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面對、思索。
解壓方程式二 活在今天的方格中
造物主創造了今天,我們將歡愉地享有它。
聖經
卡內基在教導人們如何克服憂慮時,非常強調一個關鍵:活在今天的方格中(Live in day time compartment)。意思是,不要煩惱過去,不要憂慮未來,要生活在現在。
他一再奉勸人們,要全然生活在以今天為單位的方格中,務必將昨天的痛苦、煩惱,和明天的不安、恐懼,完全隔除在外,視每日為新生,投注全部的熱忱與精力,讓每一天都是全新的生命。
而一九一三年,創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名醫威廉‧奧斯勒爵士(William Osler)在對耶魯大學學生演講時,提到自己的成功祕訣,也正是:「活在今天的方格中。」
所謂的「方格」,究竟有何深意呢?
對輪船構造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,輪船的所有船艙之間,靠著隔艙壁和艙門,可以完全彼此隔絕。輪船啟航時,船長會按下一個按鈕,關閉所有艙門,讓所有船艙成為獨立的防水艙。如此一來,萬一船隻在海洋中發生意外,或遭逢暴風雨,某個艙門毀損進水,也不至於馬上危及整條船。潛水艇的設計,也依照相同的原理,以備潛艦遭受魚雷或炸彈攻擊,部份受損時,仍能確保安全。
和輪船比起來,人無論是身體或心靈構造,都精密珍貴得多,而且有更遙遠的航程要走。為了確保人生旅程的安全,我們更應該學會緊緊關上艙門,讓每一天都獨立成為一個方格,讓昨日的懊悔、明日的擔憂,都無法滲透進來。如此,才能安穩駕馭自己的人生。
這是因為世事多變化,今日種種,到了明日,主客觀因素可能完全改變了。
單以教育來說吧,以前的父母總擔心孩子考不取大學。曾幾何時,台灣的大學數量激增,有些系所甚至得使出渾身解數,提出種種誘因,以免招生不足,遭到裁撤。
但是現在的家長們,也沒有因此放下心來,依舊戒慎恐懼,怕孩子拼不上好的學校、好的系所。
問題是,今日的名校、熱門科系,到了明日依舊是當紅炸子雞嗎?
以前,家長們力促孩子拼進台大、清大、政大,讀電機、理工、管理,將來進哈佛、牛津、史丹佛……彷彿唯有如此,才能保證前程光明。他們可能不知道,在今日的微軟公司裡,拿文史學位的軟體工程師大有人在;最受歡迎的,是以往被認為最冷門的藝術科系學生。而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,誰又敢說將來中文系不會變成顯學?
所以,不要為明天擔憂,明天有明天的情勢;不要為昨天擔憂,過去的已經無法追回。
解壓方程式三 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
接受現實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。
威廉‧詹姆斯(William James)
你現在正為某些事懊惱、煩憂或情緒低落嗎?
那麼,何不先把煩人的事擺一邊,和我玩個小遊戲。
你掉過東西嗎?____
掉了東西的當下,你的反應如何?_____
聳聳肩,一笑置之(正常情況下不可能興高采烈吧)?自認倒楣?懊喪?生悶氣?緊張?急躁?憂心忡忡?甚或勃然大怒、抓狂罵人?尤其當東西掉了,是「某個別人」造成,才害得你這麼倒楣!
咦?遊戲就這麼簡單?
是的,我只是問問每個人都發生過的事,然後,請你誠實回答自己,你的第一反應,通常(或者說已成慣性?)是怎樣?而接下去又是採取什麼樣的態度面對、解決?結果如何?
這算什麼遊戲嘛!你是否懷疑我在浪費篇幅,提這麼無聊的問題?
但請相信我,我絕不是要故弄玄虛。愈是稀鬆平凡、人人都免不了切身經歷的小事,愈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盲點,讓真相浮現。
先分享一段我的故事。
慌亂壞了多年夢想
一九九七年,我終於有機會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。
那是我多年夢寐以求的心願。直到飛過太平洋、下了飛機,踏在波士頓機場明亮硬實的地面上,我都還像走在雲端,腳步輕盈如夢,心情歡欣激動,覺得自己真是太幸運了。
由於飛機早到了一點,等待拿行李的空檔,我順手將手提箱放在腳邊,打公用電話聯絡接機的人。前後不到兩分鐘,等我掛斷電話,手提箱已經不翼而飛!
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頓時,我像被人當頭敲了一棍,腦袋一片空白,驚惶失措的大叫起來:「我的手提箱呢?」來往旅客半同情半好奇地瞧了瞧我,也是愛莫能助。人生地不熟,我氣急敗壞地在機場裡橫衝直撞,哪裡還找得到,最後只好找警察協助。
警察來了,拿出筆記本,問:「裡面有什麼貴重物品?有多少錢?」
我想了想,回答:「有一個照相機、護照、機票,沒有錢。」
警察停下記錄動作,瞧了我一眼,彷彿在說:「既然沒錢,你緊張個什麼勁兒?」
是呀!有必要這麼驚慌嗎?但當時的我,的確是方寸大亂,情緒糟透了!
更慘的是,這個插曲完全破壞了我的期盼與興奮。事情告一段落後,我雖然按照原計劃踏進哈佛大學,開始進修課程,但心情卻一直盪在谷底,上課只覺乏味無趣,走在美麗的校園裡,也無心多看一眼。
唉!想想看,那可是我嚮往多年才實現的夢想,竟是這樣乘興而去,黯然收場。
後來我檢討這次事件,發現如果當時我能稍稍冷靜一點,記得運用「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」,哈佛之行依然可以是個美好的回憶。
你一定很好奇,什麼是「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」?真的這麼神奇有效嗎?
克服憂慮的魔術方程式,其實只有簡單的三個步驟:
1.問自己:最壞的狀況是什麼?
2.接受最壞的狀況
3.設法改善最壞的狀況
解壓方程式四 分析並解決煩惱三原則
我有六位忠臣,他們的名字是:什麼、為何、何時、如何、何地及何人。
吉普齡(Rudyard Kipling)
我有一位學員,最近接到了一通「時下最流行的」恐嚇電話。
就像大家知道的,電話一接起來,立時傳來孩子淒厲的哭喊:「嗚……媽媽救命,我被綁架了……」
事出突然,正悠閒翻著雜誌的她,一時無法反應,正想問清楚怎麼回事,話筒那端已經換了一名粗暴的男子,指名道姓的說,兒子在他手裡,要她準備好五百萬贖人。若是敢報警,不只兒子,連全家都會死光光。
這名學員嚇得全身顫抖,慌亂又無助。先生到歐洲出差,一時之間聯絡不上,她又不敢驚動住在南部和美國的公婆、娘家,怕老人家擔心。腦袋裡只是不停空轉著:怎麼辦?怎麼辦?怎麼會發生這種事?
對呀,怎麼會呢?兒子明明早上是她親自送到校門口,現在應該在學校裡,為什麼會被綁架?……她回想那通勒索電話,嘈雜混亂中,她根本無法辨識那是否真是兒子的聲音。
亞里斯多德的良方
看到報紙上有人遭到詐騙上當的新聞,相信一定有很多人疑惑:這手法很老套了啊!有很大的破綻啊!受害人怎麼會「這麼笨」、「這麼好騙」呢?
我想,這是標準的「旁觀者清、當局者迷」。俗語常說「關心則亂」,當意外降臨自己身上,頓時心慌意亂,失去冷靜,甚至抓狂失控,這都是人之常情。
但是,像隻無頭蒼蠅亂碰亂撞,非但不能解決問題,常常反而使問題更嚴重,帶來更大的煩惱。
那該怎麼辦呢?既然人生無常,誰也難以預料下一刻將發生什麼事?所以,我懇切地建議每個人,都該學習「分析並解決煩惱問題」的方法。
「分析並解決煩惱問題」的三項原則,正是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所教授的良方:
一.收集事實;
二.衡量事實;
三.做出決定,立即採取行動。
譬如剛才提到的詐騙案,她只需要撥一通電話到學校求證,就會發現兒子好端端地在學校上課(收集事實)。
但為什麼歹徒會知道自己的電話和姓名?可能只是隨機碰運氣,也可能是盜取了個人電信資料?(衡量事實)
要不要報警?萬一歹徒再打來,該怎麼做?是置之不理,還是與歹徒周旋,以協助警方打擊犯罪?(做出決定,採取行動)
不管後續動作如何,想想看,只要撥一通電話,馬上就能解除憂慮。但如果這位學員沒有冷靜下來收集事實,衡量事實,依然陷在憂慮驚慌中,嚇得血壓升高、呼吸困難,最後還真付出贖款,也就是沒有認清事實,做出錯誤的決定和行動,結果可能因痛失鉅款,又氣壞身體。
這麼說或許誇張了些,但生活中如果有日夜困擾我們的煩惱,或因突發意外導致憂慮,這三個簡單的步驟,真的很好用。
解壓方程式五 解決問題前的四個問題
問題之所以出現,就是為了要解決。
列寧
如果聽說,有方法能「減輕一半的工作煩惱」,你或許半信半疑。
如果聽說,有方法能「減少四分之三開會的時間」,你可能根本不信。
據瞭解,許多企業主管最大的苦惱,就是整天有開不完的會,尤其金融、高科技等行業,每個禮拜平均得開十五次以上的會議。我還在宏碁電腦、光啟社工作時,就受夠了這種情況,開會幾乎佔去我大半的工作時間。
我明白你經驗豐富、做事幹練又有效率,對從事的行業的專業知識,很少有人知道得比你更多,如果真有好方法,可以減輕一半以上因工作而引起的煩惱,你早就用了。因此,你若認為那幾乎不可能,也是很正常的。
但是,請不要那麼快下定論,先讓我告訴你,曾任美國大出版商賽門修斯特(Simon & Schuster)股東兼總經理的里昂‧辛靜(Leon Schimkin),是怎麼做到的。
先準備回答四個問號
「過去十五年來每個工作天一半的時間,我都用在開會討論問題。我們該這樣做還是那樣做?還是什麼都不做?大家苦惱地思索、討論,不安地在椅子上扭動身軀、踱方步、爭執、兜圈子,搞得精疲力盡。」
這些曾讓辛靜頭疼的會議,恐怕也是許多企業主管的夢魘。
終於,他做了兩個關鍵性的決定:
第一. 立即停用過去的開會程序。這種程序是由大家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,結尾則是「我們該怎麼辦」?
第二. 建立新的規則。任何想找辛靜談問題的人,都必須先準備回答四個問號。
問號一:問題是什麼?
辛靜發現,過去每次開會,大家都要花好幾個小時,才能搞清楚真正的問題所在。這是因為大家習慣花時間口頭討論問題,卻從不先具體寫出來問題是什麼?現在他要求同事得先自己搞清楚「問題是什麼?」
問號二:導致問題的原因是什麼?
人們常在會議中花很多時間討論問題,卻不去真正找出造成問題的原因。但是唯有找出真正的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自己就可以解決問題
問號三:有什麼可能的解決辦法?
以前開會時,一有人提出解決辦法,馬上就會有人反駁,氣氛開始火爆,大家爭執不下,搞到後來,常偏離主題,忘了在爭執什麼。會議結束時,對於可以克服問題的解決方法,反而被忽略了。這不僅拖延了開會時間,也常造成許多部門間的不愉快,而會議中想解決的問題依舊懸而未決。
根據過去的經驗,我發現人們在開會時,常有一個盲點:想找到完美的標準辦法,來解決問題。
許多時候,不同部門之間,就因為對方提出的辦法不夠完美,因此堅持己見,彼此僵持不下。
其實,並非一切問題,都有所謂「完美的解決辦法」,或者僅有「唯一的解決辦法」。許多方案或許有些許瑕疵,但還是能解決問題,並不致於荒謬透頂。
但是在未經準備的會議中,因為焦點不明確,同事間常不自覺地將大部分心力放在討論這些瑕疵,導致偏離主題,產生磨擦,進而傷了同事情誼。
如果能事先設想幾個可能的解決辦法,這些辦法或許都不夠完美,但因為是思索後才提出來的,還是有其可行性,即使遭到質疑,也能清楚分析優缺點,所以不妨拋開批評,先全部寫下來。
倘若方案一不適用,還有方案二、方案三……如此將能避免空談,減少對立,逐漸凝聚共識,在不夠好中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。
問號四:你建議的解決辦法是什麼?
在會議中,人們常苦思、討論、煩惱了好幾個小時,仍在原地繞圈子,對幾個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取決不下。
如果能在事先考慮所有的解決方案後,就寫下「這是我建議的解決辦法」,並且說明為什麼在諸多可能方案中,選擇這一項,它的優缺點為何,那麼正確的解決辦法,就會像烤好的吐司那樣自然的從烤麵包機突顯出來。即使有些狀況仍需討論,花費的時間也明顯少多了。
怎麼樣?這四個問號夠簡單吧?
它們正像支撐答案的四根魔術棒,把原本混亂複雜的問題給挑明、撥清、理出頭緒,讓情況遵循有秩序、有邏輯的進程,得到合理的解決。
真的,就像變魔術,一旦懂得如何靈活使用這四個問號,馬上就能發揮神奇的效果。
當辛靜立下這套新規則後,同事們很少再找他討論問題了。因為他們為了準備回答這四個問號,已經收集事實、衡量事實,也把問題想透徹了,結果發現自己就可以解決問題,根本用不著來找他。
「現在公司內用來憂慮及討論問題的時間大為減少,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方向正確的行動,」辛靜說。這不僅消除了他四分之三的壓力,工作效率、健康和心情都起了奇妙的變化,讓他更能享受幸福的人生。
解壓方程式六 給自己五分鐘,更有能量
許多研究已經發現,疲倦常是憂慮之源,使人更容易沮喪失控。
大都會保險公司就曾在一本小冊子中明確指出:「辛勤工作絕不致引起休息不過來的疲勞……煩惱、緊張、困擾才是造成倦怠的三大主要原因。」
印度先知提醒人們,琴弦要調得不鬆不緊,才能彈奏出美好的音樂。
人體是如此微妙,過度鬆弛,就失去該有的效能;而一旦繃得太緊,就像機器沒有上油,也無法順利運作,唯有獲得潤滑,調得不鬆不緊,才能作最好的發揮。
愈忙的時候,愈需要隨時自我觀察,是否繃得太緊?是否疲累了?而且,最好在還沒有疲倦之前,就先適度休息一下。
我當然不是鼓勵你百忙中還浪費時間,只是想告訴你:絕對不要小看短時間的修復功能,哪怕只是放鬆五分鐘,也能得到奇妙的效果。
不要老是想,等我把事情全部做完,再來好好休息。因為事情總是那麼多,一件做完,還有另一件擠進來,等到你「全部做完」,可能早已超過身體負荷的極限了。這樣造成的疲倦傷害,可能永遠也無法修復。
寧可隨時給自己五分鐘,喘口氣,避免陷入過度緊張、疲倦的狀態。
卡內基一再提醒人們:消除疲勞與煩惱的第一要訣,就是經常休息,而且在你疲倦之前就應該休息。
伯利恆鋼鐵廠的管理工程師斐得列.泰勒(Frederick Winslow Taylor)就曾經做過實驗。結果發現.若工人長時間工作不中斷,往往到中午就累垮了;如果把工作時間切割,在工人喊累之前就先讓他們適度休息,然後再工作,那麼雖然工作時間縮短了一大半,工作量卻是原先的四倍。
許多知名人士如愛迪生、邱吉爾、洛克菲勒、亨利福特等,都擅長隨時放鬆休息,所以即使工作量極為龐大,依舊精力旺盛,從不覺得疲勞──更精確地說,他們根本就沒有疲勞的問題,因為每在疲累之前,他們已休息放鬆一會兒,如此反而能一直頭腦清醒,保持最佳的體能狀態,更長時間地工作。
既然,緊張是一種習慣,放鬆也是一種習慣。壞習慣當然可以革除,好習慣也可以培養。
從現在起,何不養成隨時放鬆的好習慣?
來吧,讓我們馬上遠離疲倦──暫時放下手邊的事,立即給自己五分鐘,不受任何打擾,輕鬆地靠背而坐,閉上雙眼,一遍遍告訴自己:「放鬆……放鬆……」從眼部、額頭、身體、內臟……到所有的細胞,通通放鬆……。
【這樣做,你會更快樂】
1、每日為新生,避免煩厭:當你的態度改變,感覺也會不一樣,情況就能跟著變好。
2、每天為自己打氣:你會更具熱忱,更有活力,更能全心投入工作。
3、小心患上匆促病,那無疑是慢性自殺。
4、隨時給自己五分鐘,及時放鬆,避免過度緊張,在疲倦前就先短暫休息,比累癱了再花長時間休復,效果更好。
解壓方程式七 接受事實,設下憂慮停損點
適當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,過度的傷心卻證明了智慧的欠缺。
莎士比亞
我曾在探索頻道看到一個非常有趣而發人深省的片頭。
剛開始,畫面中旭日冉冉東昇,一群羚羊徜徉在美麗的非洲草原上,悠然自在地活動著,螢幕秀出一排字,大意是:這些羚羊知道,今天一定要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,否則將淪為獅子的食物。
緊接著畫面一轉,一群獅子在同樣的草原晨光中醒來,懶洋洋地打著呵欠。螢幕同樣秀出一排字,大意則是:這些獅子知道,今天不能跑得比最慢的羚羊還慢,否則就得餓肚子。
動物界的生存競爭,如此酷烈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。
我不禁想,如果動物也會為了生存問題擔憂,生活還能如此悠哉嗎?
幾年前,我曾和一位朋友談到如何克服憂慮的問題,這位長年在牧場工作的朋友,指著放養在草地上的牛群和羊群笑著說:「我從來沒見過一頭牛或一頭羊,會因為乾旱、暴風雨、寒冷而憂愁或動怒。」
看來在這一點上,動物比人類幸運多了!即使面對酷烈的生存競爭,依舊安然面對,並不因此憂慮,或精神崩潰。
絕境中最後的自由
從某個角度來看,人類社會的生存競爭,較之動物世界確實不遑多讓。工商業界爾虞我詐,你爭我奪,稍一不慎,就可能反被敵方給吞噬了。
劇烈的生存競爭,已對人類心智生活造成莫大影響。
追求發展、創造財富固然吸引人,但多少人曾經靜下來想一想,如果拼搏的結果,是胃潰瘍、高血壓、心臟病,划得來嗎?一旦失去健康,即使擁有全世界,擁有再多財富與成就,又有什麼用?
所謂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,不僅適用於物種演化,同樣也可用來解釋人類世界。懂得如何對抗憂慮,早已經是現代人生存的必要條件,如果一味地在財富名利的漩渦中掙扎,卻不懂得有效對抗憂慮,終將慘遭淘汰。
我相信,即使在最痛苦絕望的黑暗時期,只要懂得處理負面情緒,排除憂慮,採取正面積極的因應態度,就能從中找到生存的方法,甚至轉危為安、轉敗為勝。
在集中營六十週年紀念活動中,有人訪問了奧地利心理學家法蘭克(Victor Frankel)。他們全家人都被抓進集中營,最後只剩下他活著走出來。
歷經人間煉獄般的折磨後,法蘭克提出兩個重大的發現,一是:能劫後餘生的,多半是對未來抱有希望的人。二是:即使在最惡劣最悲慘的處境裡,人仍擁有最後的自由:決定自己的態度。
法蘭克以其生命經驗告訴我們,有正向態度的人,遠比那些身強體健的人,更能安然度過困境,克服磨難而活下來。
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